Following system color scheme Selected dark color scheme Selected light color scheme

Liang-Bo Wang's Blog

About | Talks | Archives |

Coding 初學指南-Linux

Last Edited: Jan, 2016 (如果內容有誤,你可以留言,或用任何管道告訴我)

學習使用 Linux 是第一個比較大的障礙,因為會在短時間接觸到非常多新的東西。後面的東西多少都與 Linux 相關,而 Linux 難的部份在開始使用 terminal 來操作「整台電腦」,對很習慣使用視窗介面的人會覺得很不直覺。好在近年幾個主流的 Linux Distribution 都有很好的圖形介面(正確稱 Desktop Environment),所以一開始能漸近地適應 terminal 操作。

在實驗室 server 上開發,「能在 terminal 裡做事情」是必須的。

其他 Coding 初學指南系列文章:

或者,用 labcoding 這個 tag 也可以找到所有的文章。

Linux、Unix、BSD、*nix

Linux 和 Unix 是不同的,但對初學者來說他們的分別不容易查覺,兩者的終端指令很相似,也因此有了 *nix 的通稱。Linux 介紹書多半會把他們的歷史好好的說一遍1,有興趣聽軟體發展故事的就多留意這部份。

不完整地主要分成:

  • Redhat, CentOS, Fedora
  • Debian, Ubuntu, Linux Mint
  • ArchLinux
  • openSUSE
  • FreeBSD, OpenBSD

這些 distributions (distros)。其實 Linux、BSD (or Unix) 的系統非常多2,但對初入 Linux 的使用者,應該要找比較熱門的 distro 使用,才好找資料。

上面條列的方式是有意義的,我把類似的 distro 放在同一排,只要學了其中一個,同排的其他都很好上手。其中前兩排是兩大家族反映兩種生態。我們實驗室的大 server 用的是 CentOS;但近年來我自己的電腦已經漸漸換到 Debian 上。

Distro 簡介

以下是我不負責任的主觀介紹。從介紹篇幅就知道我是個傾向 Debian 的人。

Redhat / CentOS / Fedora

Redhat 是商用的版本,開源社群維護的對應版本是 CentOS。它以保守穩定著名,但相對來說新的東西在上面就要自己安裝,這對實驗室都用較新的工具來說是個減分的地方。他套件用 yum xxx 來操作。Fedora 上的東西會新一點但我們實驗室沒人用,所以不建議。

Debian / Ubuntu

Debian 是另一個大家族的頭,雖然是頭但一直保持穩定開發,在說明文件、wiki 上都有不錯的品質。本身有所謂的 stable、testing、unstable 並分別對應三個版本號碼與名稱。以 2016.01 為例,stable 是 jessie(8)、testing 是 stretch(9)。unstable 永遠對應到 sid。如字面上的意思代表當中套件(軟體)的新舊程度。stable 上的工具也因此會比較舊不適合實驗室使用,但 testing 還蠻適合的,我個人很推。套件用 apt-get xxx 來操作。

Debian 家族中的 Ubuntu 非常火紅,網路上教學非常多,背後也有公司加持。基本上 Debian 的優點都會傳到 Ubuntu 上。Ubuntu 雖然套件包等等都從 Debian 移植,但他有自己的版本號碼,每半年發佈一個版本。

ArchLinux

再來的有興趣自己看,但我要額外介紹一個 ArchLinux。這是一個很自幹的系統,一點都不適合新手與懶人。但他有一個寫得很仔細完整的 wiki 站。想要學新的套件、不會設定的話,去問 google 的時候請優先看他們的 wiki。

查資料的時候,除了 StackOverflow 、Ubuntu 論壇之外,請多看品質優良的 Arch LinuxDebian 的 wiki。

寫了這麼多,沒有給一個明確的選擇,多數人還是很難決定。所以如果你是初學者,我會建議安裝 Ubuntu,在此時請選擇 15.10 or 14.04 LTS Desktop 版本,因為他網路上的資源最豐富。

但我不是很喜歡 Ubuntu,所以等你有能力自己查詢 Linux 相關操作時,建議再看看別的 distro (例如我推薦的 Debian testing channel

桌面環境 GNOME、KDE、XFCE、LXDE

圖形化介面(GUI),除了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外,還需要系統輔助、管理等核心套件。一系列的 GUI 套件就稱之為桌面環境。

Windows、OSX 在安裝系統時都會自動安裝, 即桌面環境只有一種選擇。但在 Linux 上,GUI 的安裝是選擇性的,系統能在只有單純的 terminal 介面便能完整使用(例如選擇安裝 Ubuntu Server 時),不少 server 為了效能、安全性的考量都不會裝桌面環境。

對 Linux 來說桌面環境是能之後再選擇安裝上去的,而且還有「不同口味」可以選擇,使用者也可以自由的移除它們(但很有可能會炸掉),常見就有 GNOME、KDE、XFCE、LXDE3 幾種系統能使用。例如選擇安裝 Ubuntu Server 後,想要再加上 GNOME 列圖形化介面時,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gnome-desktop

這邊不會去細講這些實作方式的不同。簡單而言,GNOME 最流行。XFCE 使用的系統資源較少,在實驗室上的 server 常會裝這個。在 Ubuntu 上,預設是用 Unity,它是從 GNOME 沿伸出來的。

第一次安裝時,就使用預設的模式吧。裝好之後要換到不同的桌面環境時,需要對套件管理系統(例 apt、yum)、調整系統設定有足夠了解。

相關資源

認真地說,我有點不知道 Linux 從很初學到完整學習的資源在哪裡。如果你們在學的過程中,有碰到更適合的請再告訴我(例如:留言)

鳥哥的私房菜

在台灣學 Linux 大概都會先推薦鳥哥,這應該是最多人用的完整中文資源了。如果願意啃完他,對 Linux 絕對會有足夠的認識。我大學的時候也是看這本入門的。

不適合的地方是鳥哥介紹 Redhat 系的操作,很多設定在 Ubuntu 上不需要或者是用別的方式去管理。例如,在 CentOS 上可能都用文字檔來修改設定,但在 Ubuntu 上可以用 dpkg-reconfigure 指令來更動。他示範的 OS 為 CentOS 5.x,現在 CentOS 已經 7.x 版了,許多設定也過時了,新的工具不會介紹到。

例如現在安裝 Linux 時,在磁區分割上都有很好的預設值,初學者可以不用再學調整 swap 等設定。同時系統也都提供使用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 4 管理磁區,這些磁區 (LV) 日後能動態調整。換句話說,第五章(含)的內容都與現在使用 Linux 的方式不同,如果只是順著鳥哥書的順序一章一章看下來,會沒辦法對照自己系統操作,因為近期的 Linux 安裝只要很順的下一步就能完成了。

各章節重點整理

鳥哥的內容退一千步來說都對初學者很有幫助,但為了避免各位花費無謂的時間在「對照古早與現代操作 (google 到的資料)上」,整理個表格讓大家知道每個章節什麼地方需要看。

章節 章節名 重要的內容
0 計算機概論 沒聽過 CPU、RAM、MB GB 單位就從頭看; 不然就讀資料表示方式(3)、軟體程式運作(4)
5 首次登入與線上求助 man page 文字模式下指令的下達(2)、man page 與 info page(3)、nano(4)
6 Linux 的檔案權限與目錄配置
7 Linux 檔案與目錄管理 除檔案隱藏與特殊屬性(4)外都重要
8 Linux 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檔案系統的簡單操作(2)
9 檔案與檔案系統的壓縮與打包 壓縮檔案的用途與技術(1)、打包指令(3)
105 vim 程式編輯器 語系編碼轉換(4.3)
11 認識與學習 BASH 全。但可視情況忽略 2.4-2.8、6.4
126 正規表示法與文件格式化處理 前言(1)
13 學習 Shell Scripts 全(等用到再看)
22 軟體安裝:原始碼與 Tarball 全(了解流程、懂有這些關鍵字就好)
23 軟體安裝: RPM, SRPM 與 YUM 功能 Ubuntu 用的是 APT7

Introduction to Linux on edX course

Linux Foundation 所開辦的線上課程,有英文的影片和講義。還請到了 Linux Kernel 的作者 Linus Torvalds 來拍介紹片。這是真的從非常基礎開始講,我有稍微看過,但我怕難度不夠,需要再搭配其他的資源來使用。好處是初期的學習比讀鳥哥前幾章來的快非常多(鳥哥前幾章為計算機概論)。

Debian User Manual

英文的 Debian 系統使用者手冊,裡面包含了常見問題排解、各種硬體上的安裝指南、參考手冊。想要好好學習現代 Debian (Linux) 的使用方式的話,可以參考這些資源,它們還有再維護。

缺點是這手冊太長了,如果有碰到什麼特別想了深入了解的,建議可以看這個。

Chapter Highlights

Chp. No Chp. Name Highlights
1 GNU/Linux tutorials Everything except for 1.3 Midnight Commander
2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 Read 2.2 Basic package management operations
10 Data management Read 10.1 Sharing, copying, and archiving

學習目標

因為這邊指的 Linux 算是一個蠻廣的內容,一開始學的時候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額外列了幾個很重要的觀念,你應該能在學習 Linux 的初期接觸到他們:

  • 了解 $PATH 與程式執行位置的關係
    • 為什麼打 ls 可以找到這隻名為 ls 的程式
  • 知道 stdin、stdout、stderr;pipeline 的使用
  • 知道環境變數是什麼,怎麼修改
  • 了解檔案、目錄、相對路徑;權限設定
  • 使用 <cmd> -h <cmd> --help man <cmd> 來查看指令的功能、可下的參數
    • <cmd> = 任何在 linux 下的指令

如果你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但上述的內容連聽都沒聽過(或沒什麼使用到),那很可能你學習 Linux 的方式跟我想得很不一樣,請先寫個信告訴我。上面這些觀念的學習也是漸近式的,過了一個禮拜只有聽過但不是很了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1. 自己從零開始安裝一次 Linux 系統(可以用 VM)。
  2. 定期使用它一個星期以上(即熟悉 cd ls 等基礎指令)
  3. 使用 ssh 連線到遠端的 Linux。(要打開 ssh 的 port)

    • Bonus: 在 ssh 連線時不用打密碼。
    • Bonus hint: 查 authorized_keys。會需要建立 ssh user identity keypair,這會在上傳 GitHub 時用到)
  4. 安裝一個叫 htop 的系統監控軟體。使用它來查看系統資料的使用狀況

    • Bonus:
      • 調整欄位的排版
      • 開啟 Tree Veiw
      • 選擇顯示單一使用者運行的程序(太舊的 htop 可能沒這功能)
  5. 安裝一個叫 aria2 的續傳軟體,他可以多線程下載 HTTP(S)、FTP、甚至 BT。今天想要下載 Debian Jessie netinst 的映像檔,使用 2 個線程同時下載。

    • Hint: 查 aria2c 的 man page。
  6. 學會查看系統硬碟的使用量;查看當前目錄內所有檔案的大小(絕對不是 ls -l

    • Hint: dfdu
  7. scp 是個透過 ssh 傳送一或多個檔案的指令,試著用它把自己電腦的檔案(們)傳到 server 上。

    • Bonus:
      • 在路徑中搭配特殊字元 *? 傳多個檔案
      • 有一個更精密的傳檔工具叫 rsync,試著改用它來傳檔。
  8. 使用 GUI 的遠端介面。這相關的技術有很多:VNC、RDP 最常見。RDP 在 windows 連接上比較順暢;VNC 在畫面傳輸比較沒效率,這會對 server 造成不小的負擔,也很容易 lag。有一個新的通訊協定叫 NX,它對畫面壓縮使用即便網速很慢依然能使用圖形介紹。
    試著用實作 NX 協定的軟體 X2go 做遠端桌面連線到 server。

    • Hint: 你需要在 server 與 client 端(通常是自己的電腦)都裝上 X2go 的軟體,並會使用到 SSH 的連線設定。
  9. 只用 Linux 生存一個星期以上(包含中文輸入、上網等等)


  1. Linux distros 源流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ux_distribution 

  2. Distro Watch 是一個介紹各種 Linux、BSD 系統的地方,可以來這邊看各個 distro 的介紹。 

  3. LXDE 原作者是 PCMan 喔,也有相當多的台灣人在維護它。 

  4. LVM 不懂沒關係,有興趣可以參考鳥哥十五章Arch Wiki 介紹 

  5. 學 vim 有別的資源,詳見 2 Text Editing
     

  6. 正規表示(regex)很重要,但初學 Linux 時會覺得很複雜可以跳過。 2 Text Editing 會再接觸到一次 vim 的 regex、4 Python 也會學到 Python 的 regex,可以等到時候再回來學 sedegrep 等指令。
     

  7. APT 的使用教學可以參考 Ubuntu 官網網路上大大的筆記。